数组
数组:最基本的数据结构
专业解释
数组(Array)是一种 线性表 数据结构。它用一组 连续的内存空间,来存储一组具有 相同类型的数据。
线性表
线性表就是数据排成像一条线一样的结构
连续的内存空间和相同类型的数据
元素存储的内存地址计算公式
1 |
|
数组和链表的区别
数组支持随机访问,根据下标随机访问的时间复杂度为 O(1);链表适合插入、删除,时间复杂度 O(1)
优化插入数据
我们在某个位置插入一个新的元素时,就必须按照刚才的方法搬移 k 之后的数据。但是,如果数组中存储的数据并没有任何规律,数组只是被当作一个存储数据的集合。在这种情况下,如果要将某个数据插入到第 k 个位置,为了避免大规模的数据搬移,我们还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,直接将第 k 位的数据搬移到数组元素的最后,把新的元素直接放入第 k 个位置
优化删除操作
先对要删除的数据进行记录,当数组空间不足时统一执行删除操作,与JVM垃圾回收类似。
容器
优势:支持数组常规操作,支持动态扩容
选择场景:对于业务开发,直接使用容器就足够了,省时省力。毕竟损耗一丢丢性能,完全不会影响到系统整体的性能。但如果你是做一些非常底层的开发,比如开发网络框架,性能的优化需要做到极致,这个时候数组就会优于容器,成为首选
数组为何要使用“0”作为起始索引
索引正确定义为“偏移量”,且如果使用“1”作为起始下标,内存地址计算公式变为:
1 |
|
此时会使cpu多进行一次减法运算。
内容小结
数组用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,来存储相同类型的一组数据,最大的特点就是支持随机访问,但插入、删除操作也因此变得比较低效,平均情况时间复杂度为 O(n)。在平时的业务开发中,我们可以直接使用编程语言提供的容器类,但是,如果是特别底层的开发,直接使用数组可能会更合适。
思考
前面我基于数组的原理引出 JVM 的标记清除垃圾回收算法的核心理念。我不知道你是否使用 Java 语言,理解 JVM,如果你熟悉,可以在评论区回顾下你理解的标记清除垃圾回收算法。
大多数主流虚拟机采用可达性分析算法来判断对象是否存活,在标记阶段,会遍历所有 GC ROOTS,将所有 GC ROOTS 可达的对象标记为存活。只有当标记工作完成后,清理工作才会开始。
不足:1.效率问题。标记和清理效率都不高,但是当知道只有少量垃圾产生时会很高效。2.空间问题。会产生不连续的内存空间碎片。
前面我们讲到一维数组的内存寻址公式,那你可以思考一下,类比一下,二维数组的内存寻址公式是怎样的呢?
对于 m * n 的数组,a [ i ][ j ] (i < m,j < n)的地址为:
1 |
|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